深入認識布農族
女姓的服飾有頭飾( tik-das),上衣(u-1us hai-na-vu),裙(tu-li-1an)及綁腿(u-la-lai)。 傳統上,布農族女性的服裝是以黑色為底,並鑲以簡單的線條,但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,布農族人在服裝的裝飾上越來越複雜,越來越亮麗,尤其是在祭典的正式場合裡,服裝的配件更是五彩繽紛。
關於原住民—布農族
布農族的頭飾以貝殼,獸骨為主。女子的頭飾以頭巾纏繞,兩旁的刺繡以桃紅色的為主。現代的頭飾則使用了許多塑膠珠子。布農族建築材料有板巖,木材,茅草及藤皮數種。房屋前半留為庭院,後半部用以蓋屋。社會與文化 (一) 渾然天成的和音
布農族的編織藝術
要放一點紅色 那男生的頭飾完全是紅色 那男生以前只有穿一個背心 Suli 加一個 裙子 因為以前去打獵的話 如果看到百步蛇 撕一塊丟給它 會講一句布農話說:請你離開,我要經過這裡。 早期布農族衣服主要原料是獸皮和麻布,一直到與漢人接觸後才有了改變。
非『飾』『布』可‧布農族頭飾(Cipsi)研習及實作課程表
· PDF 檔案非『飾』『布』可‧布農族頭飾(Cipsi)研習及實作課程表 堂 數 日期 時間 課程主題 研習內容 1 09/27 ( 日) 18:00-21:00 復振傳統布農族女性 頭飾(Cipsi)(1)傳統服飾的功能意義。(2)過去與現在的服飾演變。(3) 頭飾(Cipsi)製作。2 09/28 ( 一) 18:00
Harry_17513,布農族勇士,勇士,原住民勇士,頭飾,原住民頭飾,布農族頭飾…
12/4/2014 · Explore Harry‧黃基峰‧臺灣影像圖庫’s photos on Flickr. Harry‧黃基峰‧臺灣影像圖庫 has uploaded 81869 photos to Flickr.
觀看次數: 401
「頭頭飾道」特展 16所原民館重製傳統頭帽飾
布農族女子織巾頭飾(dukin)則主要由黑色方形長布製成,最大的特色是兩側尾端的刺繡,透過彩線穿織出美麗的織紋,每一道圖飾背後深具意涵
「原」來就「飾」美 邀您一同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之美
頭飾不僅是對過去的歷史記憶,更是族人對於族群的自我認同及傳承的象徵,隨著時間與文化變遷,傳統頭飾文化不再受到重視,相關技藝也面臨失傳的命運,原民局特別規劃介紹阿美族,泰雅族,排灣族,布農族及卑南族等族群之獨特頭飾文化。
新北原住民族文化活動 首推「原住民族傳統頭飾」展示區
今年更首度規劃「原住民族傳統頭飾」展示區,介紹阿美族,泰雅族,排灣族,布農族及卑南族等族群之獨特頭飾 文化,期望帶領族人及民眾一同
全球原住民文化會議
(一)頭飾:小花帽以黃,綠,紅色亮片之類和白色羽毛為材料製成頭冠。大花冠:年長(已婚)女性佩帶,羽毛材料使用比小花帽多,羽毛蓋住整個頭飾。 (二)上衣:冬天長袖,夏天短袖,紅色短上衣,袖緣以白黑雙色滾邊配色。
臺博館原民頭巾,頭飾展 「頭頭飾道」看見原鄉故事-風傳媒
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舉辦「頭頭飾道」聯合特展,集結16所原住民族地方文化舘重製11族,22款傳統頭帽飾。現場更邀請到